近年来,随着电动化、智能化浪潮加速推进,商用车安全的维度不断拓展。传统机械安全与新兴的电池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深度交织,共同构建起多重风险并存的商用车安全新局面,行业对系统性安全解决方案的需求愈发迫切。
10月17日,以“智驭安全 绿动未来”为主题的2025《商用车安全报告》发布会暨2025商用车安全发展与新能源变革交流会,在北京亦庄正式举行。作为人民日报旗下聚焦商用车领域的权威媒体,商用汽车新闻传媒自2019年起,便坚持围绕行业安全法规、技术创新、司机安全认知三大核心发布年度安全报告,依托扎实数据与深度洞察,见证并记录商用车行业安全升级的全过程,持续推动商用车行业安全难题的系统化破解。
商用车安全面临多维挑战
商用车行业进入变革期,日益复杂的安全问题给行业带来了全新挑战。
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 谢戎彬
发布会现场,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谢戎彬在致辞中谈到,“在汽车‘新四化’浪潮的推动下,商用车安全面临的挑战不仅类型多样,更存在强关联性,呈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亟需从技术、管理、协同等多维度入手,构建系统性应对方案。”
本次发布活动在2025中国国际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期间举行,获得了更为广泛的行业关注。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会长 周卫东
活动上,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会长周卫东指出,“当前商用车领域面临的安全挑战依然严峻,这些挑战不仅关乎技术创新突破,更直接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要求行业以更系统、全面、前瞻的视角,构建覆盖商用车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障体系。”
商用汽车新闻传媒总编辑董铠正式发布2025《商用车安全报告》
本年度安全报告调研覆盖全国12个重点运输城市,涵盖新能源与传统能源重卡、轻卡、轻客等主流车型。活动现场,商用汽车新闻传媒总编辑董铠正式发布2025《商用车安全报告》,并对报告核心内容进行了解读。她指出,本年度报告围绕安全认知、安全管理、安全运营、安全配置四大维度展开,深入对比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商用车的安全差异,旨在为行业安全问题的系统解决提供可行性方案。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汽车运输研究中心主任 周炜
亿纬锂能商用车产品线系统研究所技术中心总监 陈智伟
福田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 田俊涛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商用车行业产、学、研、用领域的专家参加,在嘉宾分享环节,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汽车运输研究中心主任周炜,围绕商用车安全政策体系构建与实施效果,分享了行业监管层面的思考;亿纬锂能商用车产品线系统研究所技术中心总监陈智伟,带来了《开源电池—安全篇》主题报告,从电池技术研发角度解读新能源商用车安全保障路径;福田汽车工程研究总院副院长田俊涛,在《探索商用车智能时代的安全防护新实践》报告中,结合企业实践,分享了智能技术在商用车安全防护中的应用案例。
五大话题激发产业链智慧
在“2025商用车安全发展与新能源变革交流会”环节,商用汽车新闻传媒邀请全产业链的专家、学者及资深业内人士,围绕当下行业关注的五大话题展开深度交流。
交流会由商用汽车新闻传媒出版人兼总经理余春瑜主持,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汽车运输研究中心主任周炜、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副秘书长梁博、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宋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姜文龙、极目智能副总经理杜俊林共同参与。参与嘉宾结合自身领域经验,提出了兼具针对性与前瞻性的观点,为商用车安全发展提供了宝贵思路。
针对“商用车行业新能源转型提速带来的安全挑战”话题,梁博指出,随着新能源商用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在安全方面有很大发展空间。应该从政策驱动、行业标准提升、实验认证加强、关键技术升级和“人车管用”系统性的提升五大方面来应对新能源转型带来的安全挑战。
谈及“新形势下,产业链各方及管理部门如何高效协同筑牢商用车安全防线”话题,周炜表示,当前对于任何行业来说,都脱离不了零碳排放和智能化的发展主题。新事物发展过程中,也必然会存在各类问题,大家不要发现问题就揪着不放,而是要去想办法解决,各方协同共同筑牢商用车安全防线才是明智之举。
对于“‘小车撞大车’舆情事件暴露出的商用车安全认知缺失”问题,姜文龙直言,在交通出行过程中,“珍爱生命远离大车”的警示对于公众来说永不过时。
关于“智能网联技术大发展对商用车安全现状的影响”话题,宋健表示,智能设备的开发者会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而物流驾驶员会把运营效率放在第一位,两者之间存在矛盾,因此出现了安全配置使用率不足的问题,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通过技术提升与运营场景更加融合。
对于这一话题,姜文龙表示,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对于远程监控车辆和驾驶员,提升管理效率有很大作用,应当加大宣传改善从业者对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认知不足的问题,从技术革新、产业引导、法规健全和人员培训等多方面推动商用车安全的发展。
对于“商用车安全配置广泛存在‘技术供给与实际需求’错配,安全配置实际效益难以释放的难题”,杜俊林表示,当前主机厂、保险公司、物流从业者之间在安全配置认知层面的融合和标准的统一上都有偏差,对于大家来说,目前安全智能设备属于消费品,很难让使用者实现投资收益比的提升。因此,需要保险公司和主机厂联动起来,让智能设备切实满足用户安全风险管控效益提升和保费金额的下降,统一各方对于安全配置的认知,才能让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随着新能源化与智能化的持续推进,商用车行业正借助技术升级不断拓展安全边界。商用车安全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关乎行业高质量发展,更直接影响3000万卡车司机及所有道路交通参与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会领导合影
2025《商用车安全报告》的发布与业内专家的深度探讨,为行业安全发展提供了重要启发。在交流会最后,余春瑜表示,“我们期待全行业携手合作,进一步织密织牢商用车安全防护网,共同推动商用车行业向更安全、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方向稳步前行。”
富深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