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人拥有的支点很多,那TA的内核就特别稳。
首先,先来说说什么是内核。
内核就是你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无论外界如何动荡,你都能保持从容、做出选择的那个内在核心。
内核稳的人,一般具备以下特质:
情绪稳定、目标感强、适应力强、内在自信、决策果断、边界感清晰、长期主义、知行合一等等。
很多人都会修炼自己的内核,让自己做起事来,更加从容不迫。
那么,什么是人生的支点呢?
大致有以下几个:
健康的身体、稳定的价值观、深厚的人脉、热爱的事业、独立的经济能力、持续学习的能力等等。
我们经常说35岁失业危机,其实就是源自支点单一,因为没有在上班的时候想办法创造更多收入来源,也没有修炼自己的技能或者扩充人脉,就导致35岁左右,失去了竞争力,被年轻人取代。
展开剩余87%如果你也想从现在开始,建立自己多支点人生,那就得明白以下三个道理:
不要把全部重心压在事业、爱情或任何单一支点上,这些行为都是危险的,一旦它坍塌,人生就会失去平衡。
要有不同领域的支点,当你某个领域受挫时,其他领域的支点就会支撑你,让你有喘息和重建的机会。
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各支点的重要性会发生变化,需要你有意识地维护和调整。
一个人的支点越多,TA反脆弱的能力就越强。
那如何构建自己的多支点人生呢?接下来结合我的实践来说说。
01
分析自己
首先,你得总结一下,目前拥有哪些支点。
找一张纸,在纸上列出5个核心领域:
情感关系:婚姻、亲情、友情。 职业发展:主业、职业技能。 经济独立:收入结构、储蓄、理财。 自我成长:兴趣、技能、认知。 身心健康:身体状态、情绪调节。然后给每个领域打分。
1分的情况,是这个领域里你完全依赖某一个单一来源,而且这个来源还不稳定,随时可能出问题。比如收入只靠一份主业,偏偏这份主业风险高、随时可能有变动;或者情感上只靠婚姻维系,没有其他能交心的朋友、家人,一旦婚姻有波动,情感支撑就会断档。
10分的情况,是这个领域里你有2到3个互相独立的支撑来源,抗风险能力很强。比如收入不仅有主业,还能靠副业赚一部分,同时理财也能带来收益,就算其中一个来源受影响,另外两个还能顶上;再比如情感上,除了婚姻关系,还有能随时倾诉的闺蜜、相处融洽的亲子关系,多个情感出口能让你更稳定。
其他分数是2-9 分,可以根据 “依赖单一来源的程度” 和 “抗风险能力” 灵活调整。比如3分可能是依赖单一来源但来源暂时稳定,7分可能是有两个来源但其中一个不够稳固。
总之,越靠近1分越脆弱,越靠近10分越稳妥。
关注你给自己打了3分以下的领域。
比如经济独立这一项只打了2分,那就先想办法建立除了主业之外的其他收入;如果自我成长只有1分,就先培养一个不用依靠别人、自己就能做的兴趣爱好。
举个例子,一位全职妈妈如果职业发展这一项分数是0,经济独立也只有2 分,那她可以先从能兼顾照顾家庭的轻松副业入手,像分享自己的育儿经验,或者做手工定制之类的事情就很合适。
不用一开始就去报那些和家庭生活无关的职场技能课,因为构建支点的时候,要贴合自己当下的生活情况,这样做起来才更容易坚持下去。
不要小看以上做法,当你真正去列出来,你就会发现目标变得异常清晰。
02
支点的分类
当你分析完自己之后,就要有方向地开拓一些有用的支点,接下来罗列一下。
1.创造型支点:
除了消费和娱乐,培养一个能创造事物的爱好。
比如:写作、编程、绘画、手工、烹饪、园艺。
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创造能带来最深层的心流体验和满足感,这是对抗虚无的利器。
2.成长型支点:
持续学习一项新技能或新知识,不为了功利,只为满足好奇心。
比如:学习一门外语、研究历史、学习心理学。这个过程本身就在强化你的适应和学习能力。
3.利他型支点:
参与志愿服务、社区活动,或在专业上帮助他人。
这个支点能将你的注意力从“小我”的烦恼中转移出去,从更宏大的视角看待生命,获得深厚的精神满足。
4.独处型支点:
练习享受独处,比如冥想、正念、日记、在大自然中散步。
这是你与自己内核直接对话的时间,能帮你从外部世界的喧嚣中抽离,回归平静。
03
持续行动
多支点的关键,不是要把每个支点都做到顶尖水平,而是让每个支点都能稳定提供价值。
很多人会卡在 “想做却不敢开始” 的阶段,比如想做情感博主,却担心自己写得不好;想尝试理财,又怕亏钱。
其实不用想太多,先建立最小行动闭环就好,意思是用最低的成本先验证这件事能不能做,之后再慢慢优化调整。
接下来我用“写作”作为例子,帮助你理解:
1.定一个没压力的目标:要写作,不要一开始就定 “每个月写10篇公众号文章” 这种难完成的目标,可以先从 “每天写1篇200字的生活感悟” 开始。
内容就从自己的生活里找,不需要你懂专业知识,这样更容易坚持。
2.要及时收到反馈:写完之后,可以发给两三个信任的朋友,让他们说说至少一个优点,再提一个可以改进的地方;或者发到小红书、朋友圈,哪怕只有一个人点赞,也要记下来。这些反馈能帮你更有动力继续做下去。
3.每个月做一点小改进:比如第一个月每天写200字,第二个月就试着在文章里加一个真实案例;第一个月只敢发朋友圈,第二个月就试着发去公众号。不用追求一下子进步很多,只要保证每个月都比上个月好一点点就行。
这里的核心逻辑是:支点能不能稳定,靠的是持续行动,而不是一开始就做到完美。
哪怕每天只给每个支点投入30分钟,只要能形成 “行动—收到反馈—慢慢改进” 的循环,过三到六个月,这个支点就能真正成为支撑你人生的力量。
我写作这个支点的建立,就是依靠每天的持续行动,而慢慢建立起来的。
写在最后
看完这篇文章,你可以列出你目前拥有的支点是什么,哪些是值得你长期深耕的?
最常见的做法就是在上班的时候,不放弃做自媒体或者搞副业,这是建立经济支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其实,最关键的不是支点数量多,而在于每个支点都能给你带来价值,并且彼此之间不会消耗你的精力。
如果你问我,最适合长期深耕的支点有哪三个?我的回答是:
健康的身体,让你有能力去行动。
独立的经济与技能,让你有资本去选择。
丰盈的内心,让你有智慧去判断方向。
修炼好这三个支点,你自然就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应对事业挑战并享受生活的美好。
发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富深所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